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章这个商鞅,必须得当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得不将话给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朱橚欲言又止的模样,旋即便驱散了周围的太医跟锦衣卫。

    见人都离去,朱橚这才看着朱元璋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爹,这个商鞅,您必须得当了......”

    听到又是这件事,朱元璋的面色登时便阴沉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若是您再不当这个商鞅,这样的事情,还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次啊!”

    “咱们村里的乡亲们苦灾久矣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次有儿子将水挡了回去,下一次呢?”

    “当年咱们家,不也就是住在河的这一岸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连这样的一场天灾都扛不住,咱们拿什么让村里的乡亲们,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啊....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远处衣衫褴褛的准西百姓,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当年的朱元璋,何尝不是这样的寻常人!

    不是旱灾便是洪涝,寻常佃户家中,辛辛苦苦几年时间攒下的那点家当,全都要毁在这一场场的天灾之中!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逐渐雨过天晴的青天,眉头不由得紧锁的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后人......当真会知道咱今天放弃了啥吗?”

    天子权柄,是朱元璋出生入死拼杀得来的。

    这是他努力为之付出生命,而奋斗了大半生的权柄。

    而站在远处的任以虚,尚且不知道这么些。

    在任以虚的眼里老爷子不过就是一个村长。

    任以虚实在是搞不懂,权力当真有这么诱人吗?

    在村里当个土皇帝一辈子,连空调是什么都不知道,这样的日子,过得有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青沙洲上,微风拂过,良久之后,朱元璋才看着远处的任以虚,声音沙哑的问道:“任先生,咱还有一个问题,您说,那大明末年的时候,那些揭竿而起的百姓,当真还记得朱元璋给他们的恩惠吗?”

    任以虚怅然迎面朝着江风,怅然道:“功是功,过是过,还是那句话,后人的心里,自然有一杆秤。”

    青沙洲上,不由得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,直到任以虚站在远处沉吟道:“八十日带发效忠,表太祖十七朝人物。”

    “十万人同心死义,存大明三百里江山。”

    朱棣、朱橚、朱元璋三人听清楚这四句诗之后,登时便愣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虽然朱元璋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,但是单凭这四句诗,朱元璋就可以断言,在这几句话的后面,定有一场血战。

    除了悲壮之外,他们想不到任何其他的形容词!

    “纵使明末国破家亡之时,江阴百姓犹记,明太祖朱元璋之功绩,难道咱们村里的乡亲们,就会忘了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朱元璋的眉头登时便紧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若是只有关外的几个建奴,大明焉能亡国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不就是亡在百姓揭竿而起的手里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知道,朱家人在明末之时的惨状,这才是朱元璋心中最大的心结。

    是朱元璋辛辛苦苦保护的百姓,最后埋葬了大明!

    这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!


第41章这个商鞅,必须得当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